雅昌艺术网 |艺术家网首页 | 论坛 | 博客 | 艺搜
 
 姜健
 http://jiangj.artron.net/
 
  搜索:
 
我的“环境肖像”
 
作者:姜健  发布时间: 2008-09-23 10:37:49
 
 

  摄影术的发明与起源和人类希望真实记录自己的肖像密不可分,而一百多年的摄影发展史中肖像摄影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其中环境肖像又因为它特有的人文信息表述方式而成为各种摄影门类流派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它既传承着摄影本身的文化又是记录人文历史的最佳手段。环境肖像在摄影史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了解和掌握环境肖像的文化含义和基本形态应该是一个影像工作者的必修课。

  一、什么是环境肖像

  环境肖像如果做为一种摄影体裁和拍摄技术手段来分类,它应该是人像摄影类别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方式。它区别于一般的人物肖像、艺术肖像或创意肖像,但特别容易和环境人像混淆。环境人像是一个太宽泛的摄影分类方式,它可以囊括除特写肖像之外的所有和环境人像(当然也包括环境肖像)有关的摄影体裁。比如时装人像、体育人像、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的人像或人体,还可以涵盖所有的、与人有关的新闻报道摄影和纪实摄影的所有题材。因为摄影的内容除了风光、静物摄影之外,几乎都离不开人。为了更准确和深入的探讨环境肖像的问题,我想有必要将环境肖像先从环境人像中剥离出来为好。其实环境肖像与环境人像之间在如何利用人文背景来表现人物方面是一致的但是在摄影的技术手段到艺术风格理念方面就有很大差异。我认为环境肖像的主要特征是:静态、摆拍、肖像主人公在知情的状态下配合摄影者共同完成作品。而环境人像大多是动态、抓拍,一般情况下是在被摄人物不知情的状态下由摄影者独立完成作品。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给环境肖像下一个简单定义:“以深入刻画人物肖像为目的,将与被摄人物有联系并具有人文信息含量的环境为背景与人物有机融合为一体的人像作品可以称其为环境肖像。”

  提到肖像,我们会想到照相馆里的那些肖像照片,端庄、静态、正式和自我欣赏的仪式感。一般的肖像,如证件照和创意人像大多要求使用简洁、抽象或虚幻的背景来突出表现人物的主体特征,背景在这里是次要和从属的,决不能喧宾夺主。而环境肖像往往是背景和人物平分秋色,就像鱼和水,血和乳一样是交融与依赖的关系。之所以称其为环境肖像而不是背景肖像是因为这种特定的环境必须具有大量而丰富的与被摄主体人物有关的社会人文信息含量,而做为肖像主体的人物又必须和这特定的环境有密不可分的生存关系。这样才能构成一个综合性的人文视觉空间,从而更深刻的再现和表述被摄人物的内在精神与外在特征。

  二、环境肖像的社会价值与文化意义

  纵观世界摄影史,我们会看到奥古斯?桑德(1876-1964)这样一位典型的环境肖像摄影大师。他的一生几乎都在与人的肖像打交道。他开过照相馆,拍过成千上万市民的身份证肖像。因此后来导致了又一个庞大的计划,用环境肖像这种单一的方式几十年如一日为德意志同胞造像。他让每一个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物站在他们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和劳动的环境里,并都展示着“我是民族的一份子,不只是个人而已”的意味。这种环境肖像系统而大量的重复使我们对整个日尔曼民族的精神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同时这些影像又为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影像学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研究史料。

  93年我开始用环境肖像的方式拍摄《主人》时还不知道桑德是何许人。我是在96年首次出国在纽约苏河区的一个专卖画册的小书店里第一次看到大师的原版画册,因为不懂英文,也不知道作者是谁。当时那本厚厚的画册和那么大量的静态环境肖像对我来说真是一种刺激、鼓舞和震撼,后来在国内陆续看到关于桑德的详细介绍,使我坚定了长期拍摄《主人》的信念与决心。

  环境肖像可能和我有缘。我学习摄影的起因是想为太太和刚出世的儿子留影,初入摄影时,主要工作是拍摄舞台剧照。现在想来,这些生活照和剧照都是最典型的环境肖像。回望这二十多年的摄影历程,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这么长时间的拍摄实践中,我竟然从来没有离开过环境与肖像这个摄影范畴。86年开始我用了八年的时间完成了再现河南农民生存环境的《场景》系列作品,这是一个使人物缺席而环境(背景)成其为主体的逆向思维的作品,再后来我把农民请回了家,用最为典型的环境肖像方式开始了记录河南农民生存状态的《主人》系列作品。《场景》《主人》于1993年和2000年分别发表之后,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之后我又相继拍摄了《马街说书人》、《正月闹社火的人》、《乡村剧团大家族》、《乡村集市上的人》和《孤儿档案》等系列作品。总之,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用肖像或环境肖像的方式来做影像工作。在这一时期,我开始关注中外摄影家和环境肖像有关的资料,并开始研究环境肖像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由于环境肖像具有社会人文信息丰富,人物与环境互动的特性,因此他在很多摄影题材中广泛使用。纪实摄影中就有很多环境肖像传世:尤金.史密斯的《乡村医生》《洗澡的智子》、路易斯?海因《十岁的纺织女工》、珈克-昂利.拉蒂格《我的亲戚》、雅各布.里斯《在藏酒的地窖睡了四年的男人》、多罗西娅.兰格《迁移的母亲》、玛丽.艾伦.马克《81号病房》《福克兰路》,还有像卡蒂埃.布勒松、伯克.怀特、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约瑟夫.寇德卡、沃克?伊文思等摄影大师都有很多精彩的环境肖像传世。同样被誉为追求完美的环境肖像大师阿诺德.钮曼,他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内涵和桑德不同、《史特拉文斯基》(作曲家)这幅经典的环境肖像,人物占了很小位置而画面中作为乐器的钢琴被完全解构成陪衬人物身份的象征性背景。人体与时装摄影大师赫尔穆特?牛顿《和妻子以及模特儿的自拍像》这是一幅流传最广也是最富有深意的人体意味环境肖像。极有个性的人体摄影家简.索德克也在用连续(12张)的环境肖像拍摄抽象意味的人体摄影作品《超级脱衣舞》,而当代一些前卫摄影家如辛迪.雪曼的《自拍剧照》南?戈尔丁的《性依赖的叙事曲》这种新纪实或后现代的摄影也在广泛使用环境肖像这一摄影手段。

  环境肖像摄影除象奥古斯.桑德这种传统的处理方法以外,还有很多不同的表现方式。德国摄影师欧美尔在全世界范围拍了一千个家庭的合影照,他的拍摄特点是在室外做一个白布景前后打高色温灯,人物衬托在白布景中但经常有穿帮而露出当地的环境。这是一种简化背景的做法。他要求人物要笑、要简洁、要表现世界人类一家的友善情感。同样是德国摄影师peter menzel,他于93年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择了30个家庭,他们把全家的家具、电器、汽车等等生活用具全部搬到室外,然后以他们的住房为背景全家在这些生活用具中合影。他将人物完全淹没在环境之中。8年后他又找到曾经这样拍过照片的6个家庭,又如此这般拍了一次。这是一种全新的环境肖像拍摄方式。摄影者把人和物(生活用品)统统做为同等的社会文化符号放在一个平面,不分主次的如实记录下来,完全没有考虑构成和美感。我认为这是把环境肖像放到了一个更大的历史人文环境中去考问:“富裕到底意味着什么,知足还是进步?是门前的汽车、3个电视机和按摩沙发还是祭祀钟鼓、或者是其它的一些非物质的东西?”摄影者把间隔八年的影像做了一个比较,让观者在这样一个广阔的时空去寻找答案。

  我在国外的摄影展中还看到过很多完全用环境肖像来讲述的作品,在荷兰那顿国际摄影节有一组环境肖像印象极其深刻。那是12对老年农民夫妇在自己的麦田里的合影。不用看文字,我就知道那是他们国家最后一代传统农民里程碑式的造像,这是后人对他们的永久敬意。

中国人没有欣赏人物肖像的习惯,更没有用影像记录肖像的习惯,人们的审美取向大都集中在个体的审美情趣上,而完全忽视肖像的社会人文信息含量。

  我用八年时间拍摄的《主人》在世纪末发表前后都受到过很多质疑,因为我要将中国农民这一特殊阶层放在家庭这个最小单元里,用环境肖像的形式来记录他们的生存状态和改革开放之后的变化。为达到社会文化信息量最大化的表现,我使用了人物、环境平分秋色的方法,这种方式完全违背了中国人的传统审美习惯的基本准则。由于既要环境细节又要人物清晰,势必造成背景混乱和人物和景物之间没有层次。又由于室内光线太暗长时间曝光(1秒—1/4秒),静态人物的表情一定不会怎么生动。我认为《主人》这类环境肖像是对人群、身份、伦理、精神和物质全方位进入的格式化纪录,它主要是有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影像学等方面的历史文献价值。它真正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只有将《主人》放到人类历史长河的大文化背景中去欣赏,你才会深刻体会到人性之大美。能从历史的角度观看环境肖像那是一个欣赏层次的高度。

  《主人》2000年于北京大众影廊首次展览之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关注。先后在荷兰、丹麦、法国、美国、意大利和国内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海、北京爱普森影廊展出。2002年《主人》获美国琼斯母亲基金会入围奖。2003年又在国内获得5个重要奖项,因此被中央电视台“瞬间世界”拦目评为年度新闻人物。

  在这之后国内的一大批知名摄影家相继发表了各种类型的环境肖像作品。刘铮的《国人》、黎郎的《凉山傈人》、陆元敏的《旧洋房里的上海人》、胡扬的《上海人家》周海的《沉重的工业》、《回家》、晋永权的《最后的汉族》、宋朝的《矿工》、黑明的《僧人档案》都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袁冬平的《穷人》、红杏的《活佛》、于全兴的《贫困的母亲》、蒙敏生的《革命与浪漫》、朱岩用8×10拍摄的《798》艺术家的环境肖像也都体现了环境肖像在各种摄影题材表述中的多样性。国内还有一批更前卫的艺术家他们干脆放弃了对所谓现实真实性的追求而转向探究内心自我真实的更加多元化的影像实验。王庆松、刘铮、荣荣、庄辉、王劲松、苍鑫、宋永平、翁奋等艺术家的环境肖像则完全体现了他们个人的观念与思想,更多侧重纪录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世界。

  9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摄影和国际交流的深入,国人对环境肖像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人们对静态的环境肖像有耐心阅读了。这些年从国外引进的洋人拍的老照片对国人的教育很有效果,因为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我们可以去欣赏百年之前的老照片,其实今天的一切在百年之后也会成为“老照片”!。

  摄影的记忆从来都不属于个人,在摄影者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镜头前的人或物就成为永恒的历史印迹,而原本属于个体情感记忆的影像在社会传播的过程中很快就会形成有效的公众记忆。这就是影像艺术的魅力所在。

  三、环境肖像的局限

  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是有局限性的,环境肖像也不例外。拿《主人》为例,我们做了那么多努力,主观是要真实再现农民的生存状态。但摄影是不能完全再现现实生活的一切。首先主人家里的声音和气味它是不能再现的,甚至光线也不能。很多农民家里光线极暗,后期制作时提亮了很多,我们现在所做的还原现场的光线效果,只是一种艺术的真实而已。其实现场只有摄影者与肖像的主人公最清楚当时的声音、气味和光线所营造的现场气氛。但我们主客双方又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我把拍好的照片送给主人看时,他们都会惊讶的说,没想到拍出的照片这么好看,而在拍照之前他们都会谦虚的说:“我们家老穷,老脏,不好瞧!”,这说明现实和影像之间是有差异和距离的。我的影像目的是要在这真实而杂乱的场景中梳理出真正属于农民的一种生活秩序和信息符号,因此《主人》有时会给人一种超现实的感觉。如果这些照片给不同阶层、不同文化、不同经历、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人观看时又会有千差万别的感受。所以,当代影像艺术家干脆放弃了对所谓现实真实性的追求而转向探究内心自我真实的更加多元化的影像实验。有很多年轻人说《主人》是观念艺术,也有人说《主人》不够艺术,更多的人说《主人》具有历史文献价值。其实这都不重要,不管怎么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审美欣赏情趣的改变,任何影像都有可能变的具有艺术欣赏价值。我相信,今后环境肖像将是我们后人最感兴趣的影像艺术珍品!

  2005年3月6日

 
(新闻来源:艺术家提供)